那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场景——机器能够自主思考并采取行动,如今正悄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还记得第一次使用智能音箱时,它不仅能回答问题,还会根据我的作息习惯自动调整家居环境。这种体验让我意识到,人工智能正在从被动的工具转变为主动的伙伴。 从概念到现实:AI智能体的演进历程 AI智能体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。图灵提出的“智能机器”设想,或许就是智能体思想的萌芽。那时候的研究者
+ 全文阅读 2025年10月07日
矿山深处传来求救信号,巷道坍塌后的狭窄空间里,救援人员无法立即进入。这时,一个橙红色的机械身影正沿着碎石缝隙缓缓前行——这就是三晋矿科智典矿用救援机器人。它像一位永不疲倦的矿山卫士,专门为应对矿难事故而生。 研发背景:来自矿难教训的科技回应 我国矿山开采深度逐年增加,井下环境日趋复杂。传统救援方式面临巨大挑战:救援人员安全难以保障,黄金救援时间有限,灾后环境信息获取困难。山西某矿去年发生的透水事
+ 全文阅读 2025年10月12日
那台嗡嗡作响的矿机至今让我记忆犹新。三年前接手第一个区块链设备优化项目时,我天真地以为调整几个参数就能解决问题。结果设备温度飙升到85度,哈希率反而下降了15%。那个闷热的夏天,机房里的热浪和我的挫败感一样真实。 我的第一个区块链设备项目:从失败中学习 记得当时使用的是主流GPU矿机,按照传统教程设置了超频参数。连续运行48小时后,设备突然宕机。拆开检查时发现,散热片积满了灰尘,核心芯片出现了轻微
+ 全文阅读 2025年11月11日
煤矿深处地下数百米,黑暗与危险并存。应急系统如同矿工的生命线,连接着地面与地下。传统应急系统服役多年,三晋矿科智典系统带来全新变革。两种系统之间,存在怎样的差异? 传统应急系统的局限性分析 传统煤矿应急系统依赖人工巡检与基础传感器。瓦斯浓度、通风状态、巷道稳定性等关键数据,往往需要人员现场采集。这种模式存在明显延迟——等数据传回地面指挥中心,井下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。 我记得参观过一座使用传统
+ 全文阅读 2025年10月16日
当前位置:首页水资源管理精度评估
  • 54阅读
    地质数字技术:地下水补给模拟,精准透视地下水流,高效管理水资源
    水在地下悄悄流动的样子总是让我着迷。看不见摸不着,却能通过数字技术让它显形。地下水补给模拟就像给大地做CT扫描,让我们能透视那些隐藏在地表之下的水文过程。 1.1 地下水补给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想象一下,雨水渗入土壤就像海绵吸水。地下水补给就是水分从地表进入含水层的过程,包括降水入渗、河流渗漏、灌溉回归等多种途径。这个过程决定了地下水资源能否持续更新。 记得去年华北某地区持续干旱,当地水利部门
    # 时间:2025-10-22# 阅读:54

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,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内容转载、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。

沪ICP备2023033053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、举报、投诉及建议等,请发E-mail:119118760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