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地下几十米的黑暗中,掘进机像一头钢铁巨兽缓缓前行。它如何确保自己不会偏离预定轨道?这双指引方向的"眼睛",就是现代掘进机导向系统。 从人工测量到智能导航的技术演进 十年前我参观过一个隧道施工现场,测量员需要每隔几小时就冒着粉尘进入隧道,用全站仪手动测量掘进机的位置。那时偏差超过5厘米是家常便饭,工人们得频繁调整方向。现在完全不同了,导向系统让掘进机实现了"自动驾驶"。 早期的导向依赖简单的机
+ 全文阅读 2025年11月02日
能耗数据正在从模糊概念变成精确数字。过去企业看电费账单就像看天书,现在数字化技术让每度电的来龙去脉都清晰可见。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我们理解能耗的方式,更重新定义了能效管理的可能性。 1.1 能耗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 传感器网络如同能耗管理的神经末梢。我在参观某制造企业时注意到,他们在每条产线安装了智能电表,这些设备以秒级频率采集数据,连短暂待机状态的微小能耗都被记录下来。这种监测精度在五年前还难以想
+ 全文阅读 2025年10月24日
研究背景与意义 矿山深处传来沉闷的轰鸣声。应急灯在巷道里投下摇晃的光斑,一群矿工正迅速向避难硐室转移。这样的场景或许你只在新闻报道中见过,但在地下数百米的工作现场,避难硐室确实是矿工们最后的生命屏障。 传统避难硐室管理面临诸多挑战。纸质记录容易损毁,设备维护依赖人工检查,应急响应往往存在时间延迟。我记得某次参与矿山安全演练时,发现硐室内的氧气发生器因为记录疏漏而超期服役。这种看似微小的管理漏洞,在
+ 全文阅读 2025年10月25日
研究背景与意义 天空的颜色正在发生变化。几年前我参观华北某工业区时,灰蒙蒙的天际线让人印象深刻。那些高耸的烟囱排放的氮氧化物,不仅影响着空气质量,更与气候变化紧密相连。全球范围内,工业生产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压力持续加剧,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议题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脱硝技术作为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关键手段,其效率提升显得尤为重要。每一次脱硝效率的微小提升,都可能意味着数以吨计的污染物被有效控
+ 全文阅读 2025年11月10日
当前位置:首页晋矿智造研应急救援功能
  • 56阅读
    晋矿智造研: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如何保障矿工安全与提升管理效率
    矿井深处传来的轰鸣声总让我想起三年前参观山西某煤矿的经历。站在井口往下望,漆黑通道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,那时矿长告诉我:"在这里,知道每个人在哪儿,就是最大的安全感。" 什么是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想象一下,当矿工深入地下数百米,在纵横交错的巷道中作业时,地面上的人能像看地图导航一样实时掌握他们的位置——这就是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创造的奇迹。这套系统通过部署在井下的传感设备和矿工携带的标识卡,构建起一
    # 时间:2025-10-20# 阅读:56

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,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内容转载、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。

沪ICP备2023033053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、举报、投诉及建议等,请发E-mail:119118760@qq.com